烛桥灯 俗称迎烛桥。福建民俗舞蹈。流传于永安城关及大湖、小陶、安砂、遭远、贡川、茅平等地区。民间烛桥灯以竹篾扎骨架,扎成虎、豹、麒麟、牛、马、貔貅、鲤鱼等动物彩灯,固定在木板上,每兽一板,连接成“桥”,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表演。起源有两种传说:一说“品级兽灯”原只供考中武科者炫耀游街使用,百姓愤而自制 “品级兽灯”巡游并成风气;一说与为接驾迎皇帝而制作的游神兽灯有关。永安各地多数乡村都建有烛桥灯会组织。如大湖乡昔时有台瑶坊、太平坊、崇福坊等“桥灯会”。“烛桥头”多由热心此项活动且技艺高的人担任。乡民则往往借“迎烛桥”之机走亲访友,联络感情,使灯俗更受普遍欢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