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31 14:42 来源: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:闽台文化大辞典

  泥彩塑 福建传统特色产品。大体可分为泥塑佛像(也称“妆佛”)、泥偶(也称“土人仔”、“土尫仔”等)两类。唐代泉州、福州、漳州等地佛庙兴盛,佛像的塑造也随之兴起。明清时期已出现不少佛像制作名作坊和名艺人。泥偶多由这些作坊、艺人所作,一般为节庆摆设、馈赠及儿童玩乐的泥人、动物等,如“寿星”“和合仙”“八仙”“西游记”“三国”“水浒”中的人物、虎、狮、猫、狗等动物。佛像制作讲究,在泥塑坯上施以色彩装饰和金银箔等,富丽庄严;而泥偶则多夸张、概括,色彩鲜丽活泼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泥塑艺人多加入工艺合作社(厂),产品畅销国内外。1960年,泉州泥塑名师张桂林,漳州的洪扁、陈再添,晋江的林昆后被评为省艺人。泉州、漳州、厦门等地主要生产泥彩塑。